今年正值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四十周年,两款由北京农学院自主研发、校办企业北京北农农产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转化开发的葡萄酒文创产品闪耀登场。这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情怀的深度交融,为热爱葡萄酒文化、珍藏北农记忆的您,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一、校办企业担当:产学研创的转化先锋
北京北农农产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校办企业,始终肩负着将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任。在本次两款葡萄酒的开发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深度整合学院科研力量与市场需求,实现了产学研创的完美闭环。
公司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酿酒工程专业的强大科研后盾,从葡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指导,到酿造工艺优化、品质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院师生的智慧与心血。同时,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让北农的科技力量走出校园,走向市场。
二、专业底蕴支撑:北农的产业深耕之路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首个设立酿酒工程专业的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该专业,构建了“产区服务 + 人才培养 + 科技支撑”的特色发展模式。专业师生常年深入京津冀、新疆、宁夏等核心产区,提供从葡萄栽培到酿造工艺的全链条技术服务,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学院将课堂搬进葡萄园与生产车间,创新建设“红绿融合”大思政课,把产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又具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葡萄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农力量。
三、领航人物引领:李德美教授的卓越贡献
作为酿酒工程系主任,李德美教授是北农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核心领航者。他带领团队扎根产区实践,在京津冀、宁夏、新疆焉耆等地指导建设国家级酿酒葡萄栽培标准示范区,带动当地就业增收,为校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资源。
在国际舞台上,李德美教授同样成绩斐然。他撰写《牛津世界葡萄酒词典》“中国葡萄酒”词条,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院,提升了中国葡萄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指导酿造的葡萄酒累计荣获国际大奖百余项,2025年7月,更是荣获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代表五年评委资历的蓝色徽章,这是目前中国籍评委的最高荣誉。这些成就不仅为校办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也为产品的国际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中,李德美教授构建“依托产地、校企联合”的特色培养模式,带领学生研制的北农庄园系列产品多次斩获国际金奖,培养了大批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四、两款臻酿:科技与情怀的完美融合
两款北农佳酿均出自北农校外实习基地——紫晶庄园,由李德美教授团队全程指导栽培,北京北农农产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精心出品。葡萄酒酒签由我校“清芒谷”设计团队操刀,以校园标志性建筑为景、北农精神为魂,让每一瓶葡萄酒都能讲述母校故事,承载着浓浓的北农情怀。

(一)精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2019
这款酒的米白标签上印刻着北京农学院校徽及标志性建筑剪影,传递出浓厚的学府匠心。它甄选紫晶庄园栽培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色泽明亮,呈现出深红宝石色。香气上,具有成熟的黑色水果、烟草及雪茄盒等烘焙香气,层次丰富。酒体圆润饱满,单宁成熟有力,恰到好处的酸度平衡了整体结构。口感典型浓郁,美妙的香气贯穿始终,回味连绵悠长,仿佛在舌尖上演绎着一场精彩的味觉交响曲。
(二)窖藏马瑟兰干红葡萄酒2017
窖藏马瑟兰的酒标以红黑渐变底色勾勒出山峦纹路,象征着紫晶庄园独特的风土底蕴。该款酒甄选紫晶庄园栽培的马瑟兰葡萄为原料,采用先进酿造工艺,经过18个月的桶陈精心酿制而成。酒体呈深红色泽,香气浓郁,果味、烘焙及陈酿香层层叠叠,仿佛一幅绚丽的味觉画卷。入口圆润、丰腴,单宁精致细腻,结构完整,回味连绵不绝,给人带来极致的品鉴体验。
(三)礼盒包装:传递北农情怀的文化信物
北农甄选双支红酒礼盒以正红色哑光礼盒为载体,彰显出典雅喜庆的气质。礼盒采用翻盖式设计,内含两瓶750mL红酒,既方便携带又尽显精致。这款红酒礼盒不仅是承载北农产学研创成果的味觉记忆,更是传递校园情怀的文化信物。无论是节日馈赠、商务往来,还是校友纪念,它都能让每一次举杯成为北农故事的温馨延续,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从戈壁滩的葡萄藤到国际赛场的金奖荣耀,从课堂里的知识传授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在这两款葡萄酒的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优势,将科技与情怀完美融合。这瓶葡萄酒里沉淀的不仅是葡萄的甘甜,更是一群师者的赤诚、一群学子的热爱,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十载育人初心与产业报国使命。两款佳酿预售已开启,扫描下方小程序二维码,品鉴这份凝聚科技与情怀的北农味道,开启一场独特的味觉与情感之旅。
